找到相关内容113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是彻底改造人生宇宙、实现人类最高理想的权威科学

    广度众生的无漏业,熏习赖耶识,使赖耶识中具有福德的无漏业习气,对治原来由有漏业熏习所成的业习气。这样,般若智慧、无漏净业不断增长而终至圆满,有漏的二取习气及业习气不断减之又减,而至于消灭尽净。到此阶段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1069852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一辑)

    虽由彼此同业感得同土,唯净心者居净地,染心者居秽地。故言凡圣同居而不同地。  又虽因染心感得居于秽地,若能信愿坚固修习净业,亦可逐渐转秽地成净地。纵或宿世恶因,致今世不得转,亦能居秽地而心不秽,犹如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6.html
  • 如瑞: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

    大乘寺大学班,巩固提高世学素养;或申报知事,服务常住;或申报清泰赡养园,帮助老人们成就净业。   僧团生活:恪守佛制僧团管理制度。依摄僧三大要,即辗转相谏、辗转相教、辗转忏悔,规范住众的个人行为;依...

    如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1870281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释疑篇(二)

    此别业别报、共业共报之至理,则知天堂地狱虽有,亦不过是众生共业共报之境不同也,何足称奇?则佛说之西方净土,亦不过是吾人净业之所成,同业之所感者也。  佛法救世之苦,无非开示一切众生“改恶从善”四字而已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970428.html
  • 莲修必读(2)

    西方即是唯心土。慧日高懸第一机。事理雙融真净业。现前何法不玄微。  西方即是唯心土。未到西方真可危。夙障已如波浪涌。那堪新孽又相随。  西方即是唯心土。离土谈心实倒颠。念念縂皆归佛海。何须重觅祖师禅。...顶礼闻空中说偈。就床上。泊然而化。  异香满室。众共闻之。其偈日。  报汝李知遥。功成果自招。引君生净土。将尔上金桥。  王日休居士传  王日休。字虚中。龙舒人。宋国学进士。弃官不就。专修净业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070736.html
  • 天台宗纲要一书之微言

    安住常寂灭光,名大般若涅槃。直‘非同’净土法门之净业全凭‘信愿之有无、念佛之浅深、感应道交、乃有此理’。斯一‘真无妄’不动真际:犹一手五指之捏为拳、舒为掌、开、合、舒、捲自在如意岂由于别哉!法华经世尊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0470760.html
  • 佛教信徒拜佛的功利心及正信的导入

    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如此三事,名为净业。”业报、因果,乃释迦学说中道德教化的理论基础。如果用惑、业、苦三者的恶性循环来总括众生的生存现实及四圣谛中苦、集二谛的内容,那么与人生诸苦直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570807.html
  • 黑水城出土西夏弥陀画初探(2)

    净业为怀,命终之际,其母为楼汾延请僧侣说法开导,讽颂《观经》,并「设像帧对卧床」。楼汾便在这样的宗教气氛中,面西念佛而化。【注一三0】由此推测,除了个人礼拜的佛堂外,西夏中很可能把弥陀画悬挂在亡者的卧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770820.html
  • 略析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念佛法门

    翻译),开始出现称念佛名的方法。《观经》其实讲的还是用观佛的方法往生净土,祇不过这里的佛主要是指阿弥陀佛。该经叙说的世福,戒福和行福这三福,又称为净业正因,是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;叙说的十六观,乃分别...

    张子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270845.html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1)

    了六道轮回,不受生  灭之相,应受人天供养。  页118  不断的思念阿弥陀佛,而且还要仔细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国土的庄严,  以及那些已修成了净业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。现在,我把往极乐世  界的种种方便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870855.html